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开题报告会
发布人:教师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29   浏览次数:1092

20201228日,由我王磊博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教育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教师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EAA200389)在学院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参加开题报告的专家有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冉隆锋教授、副院长刘筱副教授、邱德雄教授和董静教授此外,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书记、副院长沈军博士和陈瑞生研究员,通过在线形式对课题进行了评议和指导。

开题评议专家组在审阅和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汇报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选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课题在批判性地借鉴吸收西方教师“公共性”思想的基础上,思考与探索中国特色的教师公共性哲学,对于深化教师公共性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背景出发,阐释新时期教师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问题,对于促进教师群体公共角色的再塑和公共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课题具有明确的问题指向,从“新时代教师公共属性的凸显”这一新形势切入,融合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域,探究确立中国特色教师公共性的理论立场,进而转向梳理教师公共性实践的现实表征、问题与诉求,最终结合实际案例来总结提炼教师公共性实践的路径与策略,这一过程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推进思路和丰富的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使用得当。综合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既有理论思考,也有实践探索,能够对教育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教师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这一议题给予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回答。

4. 研究的组织与分工明确具体,研究进度安排合理,经费使用符合规范,预期成果比较明确,研究基础和条件较好,可以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针对课题的下一步研究,专家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要更加明确是哪一层次的教师群体,要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征设计不同的问卷和访谈提纲,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与访谈。

2.在研究内容上,要更加清楚地界定与区分不同学科和理论视域下的“公共性”概念,尤其是要理清“公共性”在治理理论视域下和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异同之处;要进一步思考教师群体的公共性实践与教师个体的公共性实践在建构逻辑、路径上是否有不同之处;要进一步细化教师公共性建构与实践的层次和维度。

3.在研究思路上,要更加自觉坚定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理论基础,紧密对接党和国家对于教师群体公共责任的新期待与新要求,充分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之中。

经过深入讨论,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研究内容与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意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