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下乡】共情乡村教育 共话名师成长——教师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团开展访名师活动
发布人:教师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11   浏览次数:1187

(通讯员 沈美岑/文 林锴迪/图)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了解长寿区石堰镇乡村教育的基本情况,帮助全科学生从乡村名师的成长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提高参与乡村振兴的胜任力、责任心和使命感。710日上午,教师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团部分成员前往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小学调研乡村教育,聆听教学名师沈为民、王凤的教学经验分享,参与乡村教育研讨。

春风化雨育桃李 立德树人结硕果

沈为民,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长寿区学科带头人、名师,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提名教师,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会员、家校共育专委会理事,其主研成果被认定为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获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

“教师的职责,在于手持火种,点燃学生精神成长的灯火。”沈为民坚守思政课堂第一线,孜孜探求学科育人规律,主张体验性学习;长期担任班主任和教学管理工作,矻矻求索学生成长规律,主张无痕教育;关注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发挥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职业带动作用。

三十春秋等闲度 孜孜不倦做奉献

王凤,长寿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19927月参加工作,从教30年,一直任教于农村小学,担任小学数学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24年,现任教于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心小学校,202112月当选为长寿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

“润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拳拳赤诚一片。”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王凤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重庆市最美乡村教师、长寿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十佳标兵等;所撰写的论文、制作的微课、课件多次获市、区级一、二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获区、镇先进班集体;所教班数学成绩每期区统考均居镇同级名列。

共情乡村教育 共话名师成长

930分,教师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团于石堰镇初级中学会议室开展了乡村振兴——“共情乡村教育 共话名师成长”交流活动。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教管中心主任余秀涛,石堰镇初级中学校长黄永超,石堰镇初级中学主任沈为民以及石堰镇中心小学教师王凤出席此次活动。

交流会伊始,石堰镇教管中心余秀涛主任以翔实的数据、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全体志愿者介绍了石堰镇乡村教育的基本情况,石堰镇初级中学黄永超副校长介绍了石堰镇初级中学办学理念、历史沿革、主要成绩。接着,沈老师结合志愿者们会前沟通时提出的问题,以“中华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文化的魂在教育”为题,分享了自己对乡村教育理解,并结合自己从事乡村基础教育的经验,向全体志愿者提出未来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点建议,沈老师指出,乡村教师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应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风格、教学主张、教学思想;要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做到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提倡无痕教育,做最好的自己,并深情寄语全体准乡村教师们要有情怀、敢担当、勇奉献,努力成为祖国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随后,拥有30年乡村教育教龄的王老师从教师基本技能培养、教学经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从教经验,希望志愿者们今后能立足岗位、敬业爱生、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名师的交流互动引发了志愿者们的共鸣,在答疑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参与话题研讨,名师们结合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乡村教育基本实情、乡村教育未来发展主要趋势、乡村教师自我成长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深入式阐释。志愿者们收获满满,更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的信心与决心。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意犹未尽,纷纷主动添加名师们的联系方式,并主动恳请名师们后续多帮助,多指导。活动现场充满着求学、好问的良好氛围。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让志愿者们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了长寿区石堰镇乡村教育的基本情况,也更加理解了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更让全体志愿者从各位名师的互动交流中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教学智慧和成长经验,坚定了全体志愿者成为一名优秀乡村教师,以自己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的信心和决心。